嘉峪關:文明之城培育幸福之花
——嘉峪關市創(chuàng)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綜述
徐俊勇趙明霞龐燕
嘉峪關市文明委(擴大)會暨全國文明城市創(chuàng)建工作推進會。
文明之風浩蕩來,雄關綻放幸?;ā?/p>
2017年,嘉峪關市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,2020年蟬聯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,2021年在新一輪全國文明城市年度測評中位居114個地級文明城市第四十名……這一個個驕人成績,源自嘉峪關市“文明無止境,創(chuàng)建不止步”的堅持與努力。
創(chuàng)建全國文明城市,是一次迎難而上的艱苦跋涉,一次革故鼎新的勇毅起航,一次奮力拼搏的華麗轉身,一次換羽新生的形象重塑。多年來,嘉峪關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,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(fā)展思想,始終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、文明創(chuàng)建為人民,以繩鋸木斷、滴水穿石的恒心,補短板、強弱項、攻難點,從細節(jié)發(fā)力,精準施策,不斷豐富文明城市內涵,文明城市創(chuàng)建不斷提檔升級。
孩子們在“愛書吧”讀書。
聚焦立德鑄魂持續(xù)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
“畫說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”“好人公園”“誠信一條街”“微公益”……雄關街頭,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隨處可見,像陽光和空氣一樣觸手可及、不可或缺,潤物細無聲地把爭當最美家庭、雄關好人、美德少年、時代楷模等文明基因嵌入到百姓生活的點點滴滴。
嘉峪關市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,堅持春風化雨、久久為功。尤其把培養(yǎng)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為重要職責,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。
近年來,嘉峪關市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“十大創(chuàng)建行動”,結合黨史學習教育,以“巾幗心向黨·傳承好家風”“跟黨走·聽黨話·頌黨恩”等為主題,開展“道德講堂”活動200余場次,深化拓展“我們的節(jié)日”主題活動,組織開展“戲曲進校園”活動30多場次、“紅色電影進校園”活動20余場次,在弘揚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、傳承紅色基因中大力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。
同時,大力推動《嘉峪關市貫徹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若干措施》落地見效,不斷加強“四德”建設,堅持以公益廣告倡樹道德要求,持續(xù)推進“講文明樹新風”“文明健康·有你有我”“隴小飛說文明”等主題公益廣告拓面提質,形成全面覆蓋、主題鮮明、規(guī)劃合理、制作精良、設置有序的公益廣告宣傳格局,悄無聲息傳播正確價值導向。
此外,在先進模范引領道德風尚方面,嘉峪關市1人榮獲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,10人獲省級、62人獲市級“道德模范”榮譽稱號;通過“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”活動,先后選樹身邊好人204名,并有18人榮登“中國好人”榜,104人榮登“甘肅好人”榜。特別是制作《道德模范系列訪談》電視節(jié)目,運用網上宣傳展館、道德講堂、好人街、道德模范長廊等陣地以專題展覽、公益廣告等形式,廣泛宣傳展示先進模范鮮活事跡,推動形成全市崇德向善、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。
在誠信建設夯實道德基礎方面,嘉峪關市印發(fā)實施了《嘉峪關市誠信缺失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》,扎實推進交通運輸、金融等10個重點領域誠信缺失突出問題專項治理,切實發(fā)揮了“守信聯合激勵”“失信聯合懲戒”的引導力、威懾力。通過召開誠信“紅黑榜”新聞發(fā)布會,利用各類媒體媒介,廣泛宣傳誠信典型先進事跡,曝光失信失德行為,營造了守信光榮、失信可恥的良好社會氛圍。
聚焦提質擴優(yōu)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
?
社區(qū)志愿服務。
一幅幅制作精美的公益廣告賞心悅目,一場場各具特色的宣講活動陸續(xù)開展,一個個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成為傳承優(yōu)秀文化、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載體……文明實踐新風吹拂著雄關大地,浸潤著百姓生活。
群眾在哪里,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。著眼于凝聚群眾、引導群眾,以文化人、成風化俗,嘉峪關市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(所、站)為基礎單元,以志愿服務為主要形式,常態(tài)化開展群眾所需、所想、所盼的文明實踐活動。
全市55個文明實踐中心(所、站)以“學黨史、憶初心、擔使命”等為主題,開展理論宣講、移風易俗、疫情防控、紅色尋訪、輔導報告、主題征文、知識競賽等各類活動1000余場(次),參加6萬余人次。同時,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(站)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、疫情排查巡查、核酸檢測服務、重點區(qū)域管控、關心關愛服務、心理疏導調適等志愿服務。
此外,40個省級及以上文明單位與17個文明實踐站結成對子,廣泛開展陣地幫建、志愿服務、致富興業(yè)、扶貧濟困等共建活動,夯實文明實踐工作力量。尤其是深化品牌項目孵化培育,打造城鄉(xiāng)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點8個,按照“一所一特色、一站一品牌”模式,打造了“孝老飯莊”“紅色博物館”“鄉(xiāng)村記憶館”及“文殊優(yōu)品”直播間、“嘉味優(yōu)品”線上商城等文明實踐品牌項目?!皶r間銀行”打造養(yǎng)老“新范本”、打造老年人“舌尖”上的幸?;氐劝咐谌⌒麄魍茝V。
聚焦成風化人大力培育社會文明新風尚
從烈日下汗流浹背的交警,到風中堅守崗位的志愿者;從第一縷陽光下清理垃圾的環(huán)衛(wèi)工,到自覺清理樓道垃圾的老舊小區(qū)業(yè)主……“文明”一詞仿佛是一塊磁石,深深吸引著每位嘉峪關市民崇德向善,用行動引領文明風尚,鑄就城市精魂。
近年來,在嘉峪關市,“志愿紅”已成為城市最溫暖的底色,“做文明有禮雄關人”的理念早已成為共識,全民參與創(chuàng)建的熱情與日俱增,“文明因子”已根植于每個市民心底。在這里,志愿服務已制度化、常態(tài)化,通過打造“互聯網+志愿服務”工作模式,不斷提升志愿服務精準度。目前已運用“全國志愿服務信息系統(tǒng)”發(fā)布志愿服務項目5036個,針對空巢老人、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開展生活幫扶、醫(yī)療救助、親情陪護、心理輔導等惠民利民志愿服務活動570余場次,開展“情暖新春·與愛同行”“綠色清明·文明祭祀”等節(jié)日志愿服務活動850余場次,開展“傳承雷鋒精神、弘揚時代新風”等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390余場次。此外,還積極組織黨員、青年等志愿者開展了疫情防控等其他志愿服務。
同時,加大各領域志愿服務先進典型選樹及推薦力度,新華社區(qū)、昌盛社區(qū)等4個社區(qū)獲評“全國最美志愿服務社區(qū)”,8人獲評全國、甘肅省“最美志愿者”,嘉峪關市實驗小學初心志愿服務隊獲評“全國最佳志愿服務組織”,少兒圖書館“點燈人”等3個志愿服務項目獲評全省“最佳志愿服務項目”。
以“做文明有禮的雄關人”為主題,嘉峪關市還持續(xù)推進文明禮儀、文明旅游、文明交通、文明餐桌、文明上網、文明勸導“六項行動”,深入開展美麗家園窗明幾凈、村莊清潔舒適宜居、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等12項主題實踐教育行動,組織黨政機關、企事業(yè)單位1000余名志愿者在24個人流、車流密集路口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志愿服務活動10656人次、服務時長達7104小時。目前,“文明餐桌”行動推進有力,公筷公勺、分餐夾已在全市實現餐飲服務單位全覆蓋。在各類媒體開設的“不文明行為曝光臺”也已常態(tài)化運行,通過廣大市民積極參與曝光不文明行為,形成了“共建共治共享”的社會治理格局。